備受關注的鹽泰錫常宜鐵路(簡稱“鹽宜鐵路”)即將正式啟動建設,將成為繼北沿江、通蘇嘉甬、寧淮、滬通二期、上元門過江通道、濰宿等項目之后的江蘇第7條在建高鐵,建設總里程達到1045公里,“軌道上的江蘇”加速駛來。
前置條件已全部完成,開工在即
12月24日,鹽宜鐵路站前工程施工和監(jiān)理單位中標結果正式公告,標志著項目開工前置條件已全部完成,進入了開工倒計時。
作為江蘇第一個完成與國家鐵路網(wǎng)接軌手續(xù)辦理的高鐵項目,為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展,江蘇省鐵路辦公室和江蘇省鐵路集團積極溝通協(xié)調接軌事宜,不到半年時間,可研前置要件全部獲批,為前期工作報批和后期的運營奠定了基礎。
省鐵路集團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吳寧介紹說,“重要的前置要件長江通航和長江洪評兩個專題,涉及支撐性技術專題多,審批級別高,先后完成專家咨詢及評審會十余次,過江段可研批復5天后長江洪評專題獲批,打破了往常少則半年、多則一年的審批時間記錄?!?/p>
尤其今年6月份以來,省鐵路集團協(xié)同各方緊扣年內開工目標,初步設計和可研報告同步開展,施工圖設計和初步設計穿插并行,施工招標準備工作與施工圖審查壓茬推進。其中,鹽宜鐵路隧道段可研批復到初步設計批復僅用12天時間,從初步設計批復到施工圖批復僅用16天,創(chuàng)造了多項記錄。
8130米長隧道穿越長江
鹽宜鐵路全線新建正線長度311公里,橋隧比達到98.47%,需新建連續(xù)梁、剛構、T構橋314座,道岔梁53座,簡支梁8251榀,項目建設總工期5.5年。
展開全文
其中,全長8130米的鹽宜鐵路長江隧道是全線貫通、發(fā)揮通道功能的控制性工程,兩端分別連接江陰市和靖江市,位于江陰大橋下游約3.8公里,采用盾構法穿越長江,為單洞雙線隧道,設計行車速度250公里/時。
省鐵路集團城際鐵路公司總經(jīng)理黃其雷介紹,本次隧道工程規(guī)模大,獨頭掘進距離長,對周邊建筑物保護要求高,穿過富水砂層、穿越有害氣體施工風險高,土巖軟硬不均地層施工難度比較大。整個工程計劃按照施工準備,明挖段施工,盾構機制造,盾構機下井調試,盾構始發(fā)、掘進、到達、拆解吊出及內部結構施工等工序,施工周期歷時約50個月,隧道工程投資約44億元。
沿線與5條橫向高鐵換乘
鹽宜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,沿途經(jīng)過鹽城市、泰州市、無錫市、常州市、宜興市,共設鹽城、興化東、泰州南、泰興東、靖江、江陰、惠山、太湖西、前黃、宜興10座車站。
據(jù)省鐵路集團運營管理部部長段金超介紹,鹽宜鐵路是江蘇中部的“換乘之王”,沿線的鹽城站與徐宿淮鹽鐵路,泰州南站與北沿江高鐵,江陰站與滬寧沿江高鐵,惠山站與滬寧城際,宜興站與寧杭高鐵實現(xiàn)互聯(lián)互通或接駁換乘,在蘇北、蘇中、蘇南城市之間構筑起“2小時快速交通圈”,形成了縱貫魯東南、江蘇及浙江沿海地區(qū)的快速客運新通道。
作為江蘇“六縱六橫”高鐵網(wǎng)的骨干線路,國家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(wǎng)的重要南北向聯(lián)絡線,鹽宜鐵路對補強國家沿海高鐵通道、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(fā)展、促進江蘇南北跨江融合發(fā)展等具有重要意義。
加快高鐵建設繪就交通強省“實景圖”
江蘇省鐵路集團自2018年5月成立以來,深入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“軌道上的江蘇”部署要求,先后建成連鹽、青連、徐宿淮鹽、滬蘇通、連淮揚鎮(zhèn)、鹽通、連徐、滬寧沿江、滬蘇湖高鐵及五峰山長江大橋、滬蘇通公鐵長江大橋等“九路兩橋”,全省鐵路總里程達4676公里,其中高鐵2594公里,由“十二五”末全國第14位躍升至全國前列,“三縱四橫”高鐵主骨架基本形成。
從“規(guī)劃圖”到“工程圖”,再到“線路圖”和“實景圖”,江蘇人民的“高鐵夢”愈發(fā)清晰,待鹽宜等7個在建高鐵項目開通運營之時,全省高鐵運營里程將突破3600公里,將全面建成“軌道上的江蘇”。
通訊員蘇鐵軒 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石小磊
校對 王菲
評論